今后,菜、果、肉要想進市場,必須先過“放心”門檻。昨日,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具體實施辦法正式啟動,其中規定農產品進市場要有包裝和標識。
2006年全國人大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而我省此次實施辦法是結合湖北實際情況,做出的有力補充,地方特色突出,操作性、針對性更強。
●解讀一:
辦法第四條提到, 農產品質量安全實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制度??h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負總責,鄉鎮人民政府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機制, 村民委員會則做好本村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
省農業廳法規處專家任敬華說,這樣規定主要是由于農產品生產鏈長,生產環境開放,不可控制因素多,各環節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都有影響,責任規定越細就越安全。
●解讀二:
實施市場準入制度
辦法第十八條特別增加“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市農產品市場與質量安全處副處長楊唐虎說,這項制度有利于加強農產品源頭管理?!霸搭^確保放心了,進場才能放心?!彼f,市民自己無法檢測菜、肉質量,但每天進場蔬菜量大,只能抽檢,要確保更放心,就得從源頭下手。
●解讀三:
銷售的農產品要有標識
辦法第十五條規定,農產品生產要建立檔案;銷售的農產品要有包裝和標識;農產品經營者要建立進貨查驗和購銷臺賬制度,對流出產地的不合格農產品實施召回制度。
楊唐虎說,我省有些綠色蛋品上貼有條碼和商標,憑每個雞蛋上的條碼,就能追溯出這是哪個批次的產品。新規更加強調對農產品質量的全程監控,一旦發現問題,可及時鎖定產生問題的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