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河北省深受假冒偽劣和問題食品的困擾和危害,從‘紅心鴨蛋’到‘三鹿奶粉事件’,老百姓深惡痛絕,大家都盼望著食品安全法的出臺?!?/P>
“河北是農產品大省,公眾對食品安全格外關注,對食品安全法出臺有著特別迫切的期待,我們希望這部法律能真正起到規范企業生產、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重要作用?!?/P>
2月28日,食品安全法終于出臺。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街頭,記者就食品安全法的有關問題隨機采訪,得到了市民們的熱烈回應。
記者了解到,“三鹿奶粉事件”的發生,助推了食品安全法草案的修改和完善。針對“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的問題,草案三次審議稿作出了8個方面的修改。
早在“三鹿事件”發生之初,河北冀華律師事務所律師蘇躍龍就曾建議,國家應盡快制定實施食品安全法,相關部門應建立及時有效的食品安全監控和信息發布體系。蘇律師說,“三鹿事件”凸顯出食品安全監管存在漏洞,食品安全法的出臺有望使這些問題迎刃而解。
河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一位官員告訴記者,食品安全法對食品生產流通的整個環節進行了規范。我國現行的食品衛生國家級標準有400多個,加上地方性、行業性標準等竟達上千個,甚至出現標準互相“打架”造成執法部門左右為難的情況。食品安全法不但將使食品衛生和質量標準得以統一,而且使事故預防、問題食品召回以及責任追究等方面都將有法可依。
阜陽:期望“毒奶粉”能夠根除
頭大如斗,浮腫低燒,這就是當年安徽省阜陽市奶粉事件中受害兒童的基本特征。2004的春天對于阜陽來說是寒冷的,在這起事件中,12名嬰兒死亡、189名嬰兒嚴重營養不良、市長道歉、副市長被責令辭職。造成這場悲劇的元兇被稱為“毒奶粉”,也就是從那時起,食品安全被提到社會大眾十分關注的領域。
“阜陽奶粉悲劇的陰影仍然在人們的心里揮之不去?!备逢柺袧}泉區周棚鎮負責人說,當年周棚鎮有多個家庭受害,還有小孩死亡。一個叫張林偉的本鎮人,女兒因食用“毒奶粉”引發營養不良綜合癥死亡,后來又生了小孩,買的奶粉都是名牌?!安幌胗殖隽巳矍璋愤@樣的事,農民心里的陰影還沒散去,又烏云密布了?!?/P>
他說,農村對食品的監管不像城市那么嚴,國家出臺食品安全法可以從更多的環節監管食品安全,減少問題食品“下鄉”。
作為“毒奶粉”的發現者,人們不會忘記阜陽市人民醫院兒科主任、質控辦主任劉曉琳。她說,食品安全法立足于預防和減少食源性疾病的發生,保證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她希望法律實施后,能夠建立起暢通、便利的消費者權益救濟渠道。
“食品安全法強化了源頭監管和懲處力度,更有利于封堵食品問題的出口?!备逢柕墓賳T認為,在“毒奶粉”事件中,阜陽本身就是受害者,“毒奶粉”來自其他省,最后受害者卻成了問題的中心,付出了極高的聲譽代價,而始作俑者卻只付出極小的成本。
“有一個受害小孩的家庭狀況本來不錯,可是一場官司下來,不但看病、打官司要花錢,官司贏了卻沒有拿到賠償?!眳⑴c索賠代理的孔律師說,由于經銷商判了刑,受害人至今連一分錢也沒拿到,法院強制執行已沒有財產。
“這樣的情況很多,雖然受害嬰兒超過200名,但是從經銷商那里得到賠償的卻寥寥無幾,只有政府給的一些救助?!笨茁蓭煴硎?,食品安全法規定的懲罰性賠償制度,正是人們所期待的。
烏魯木齊:相關標準應盡快出臺
今天獲得通過的食品安全法,成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之一。
對于法律確立的懲罰性賠償,新疆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磊強調了自己的觀點:“食品安全事故頻發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食品安全領域違法成本過低。提高賠償標準及罰款額度,成為公眾對食品安全法最大的訴求?!?/P>
初為人母的烏魯木齊市市民李瑞娟說:“三鹿奶粉事件使我在給女兒選擇奶粉時無所適從。希望有關部門盡快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食品都達標了,咱老百姓才吃得放心?!?/P>
新疆志通律師事務所律師康明遠認為,在食品安全法出臺之前,食品安全監管并非是白紙一張,相關的法律、條例也有。但食品安全問題何以會如此頻發?關鍵在于消費者維權成本太大,廠家違法成本太小。要改變這種狀況,食品安全法規定的懲罰性賠償制度十分必要。
新疆律師協會副會長桑云認為,食品安全問題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制定食品安全法是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但僅靠一部食品安全法不可能囊括并解決所有問題,必須完善以食品安全法為主,其他法規相配套,包括食品安全技術規章和標準要求在內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希望這些規章和標準盡快出臺。
廣州:熱盼杜絕“瘦肉精”事件
繼“蘇丹紅”、“結石寶寶”、“OMP”事件等食品安全問題后,廣州“瘦肉精”中毒事件又引起各方關注,市民再一次將關注的目光聚焦在食品安全法上。
今天通過的食品安全法,著重在食品安全監管體制、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等方面對食品安全進行規范,同時,地方政府負監管總責、食品違法假一罰十等,都成為強化食品企業社會責任、遏制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新亮點。
廣州市某無公害蔬果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說,“食品安全法出臺將會進一步增強中國食品生產企業的法律意識,用法律約束企業的行為,安全的、合格的食品市場將會健康穩定地發展?!?/P>
采訪中,市民黃小姐說,目前食品安全監管的主體不是太明確。她向記者打了一個比方:市民向市食品安全辦投訴超市中售賣的食品中加入了藥物成分,市食安辦先后轉市衛生局、工商局、食品藥品監管局查處。市衛生局說依據法律,流通領域的食品衛生不屬衛生局監管;市工商局說其依法監管流通領域的食品質量,這不在監管范圍;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說對食品安全負綜合協調職責,對藥品負監管職責,食品中有藥物成分,不屬于他們監管。
記者了解到,目前廣州的食品安全實行分段監管的體制:生產領域質監管,流通領域工商管,餐飲酒店衛生部門管,農業基地農業局管,進出口食品由檢驗檢疫局管。而負責綜合協調的食安辦、食品藥品監管局沒有法律賦予的監督協調職能。多頭管理不僅效率低下,還會因職能交叉造成監管缺失。
而記者在食品安全法中看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一負責、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監管的工作機制;統一領導、指揮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完善、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對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進行評價、考核。
在各界群眾對食品安全法寄予厚望之時,也有專家認為,僅靠一部食品安全法并不能解決我國食品安全領域的所有問題,當務之急是要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一場深入持久的綜合治理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