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記者從四川省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四川有18個依法人工繁育或經營利用的水生野生動物品種,全省辦理水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許可證的養殖場有558家,主要養殖雜交鱘、胭脂魚、大鯢、中華鱉等;辦理水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474家,其中經營商家252家。
四川省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45種
據四川省水產局局長何強介紹,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務院漁業主管部門主管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
農業農村部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水生動物物種核準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以及省政府公布的《四川省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中的野外種群是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的。在四川省,有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10種(國家一級:中華鱘、白鱘、達氏鱘;國家二級:大鯢、細痣疣螈、大涼疣螈、水獺、小爪水獺、胭脂魚、川陜哲羅鮭)。四川省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45種(如巖原鯉、鱸鯉、重口裂腹魚、中華鱉、烏龜、黃河高原鰍等)。
18種人工繁育子二代水生野生動物可依法依規利用
據四川省水產局二級調研員袁野介紹,列入農業農村部公布的《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水生動物物種核準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以及《四川省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中的人工種群,是可以依法依規利用的。目前四川省在依法人工繁育或經營利用的品種有:大鯢、胭脂魚、巖原鯉、中華鱉、施氏鱘、西伯利亞鱘、匙吻鱘、暹羅鱷、烏龜、花龜等18種。(人工種群,是指人工繁育的子二代以上的水生野生動物)。
另外,除上述名錄以外的水生動物,按照《漁業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管理,很多是國家鼓勵依法養殖的。(如,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的黃鱔、黃顙魚-黃辣丁、烏鱧-烏魚、長吻鮠、大口鲇、中華倒刺鲃-清波、翹嘴鲌、白甲魚、圓口銅魚、銅魚、鱖、長薄鰍等;《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中的牛蛙、美國青蛙、虹鱒、班點叉尾鮰等)
滿足五項核定標準可依法申請利用
四川省農科院水產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杜軍稱,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對人工繁育技術成熟穩定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經科學論證后,方可依法申請利用。
目前,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核定,一是水生野生動物物種的人工繁育技術普遍成熟,形成了規范的技術操作流程或人工繁育技術標準;二是物種種群可以滿足人工繁育要求,人工繁育活動不需要從野外獲取種源,野外種源僅作人工群體改良等特定用途;三是人工繁育物種的繁育種源為子二代以上個體(包含子二代);四是相關繁育活動對野外物種保護有促進作用(比如開展增殖放流);五是相關繁育活動符合國家法律和社會文明要求,不應對國家形象、對外交流、物種保護等造成不利影響。
人工繁育、經營利用水生野生動物從嚴控制準入門檻
四川省水產局二級調研員袁野在會上表示,目前四川省把水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經營利用行政許可納入了省級行政審批事項,在省政府政務服務中心窗口辦理。
袁野說,個人(企業)提出申請,由縣級農業農村部門初審,省級農業農村部門審批,每年由縣級農業農村部門進行年度審驗,五年到期后重新按申辦程序換證。在行政審批工作中,嚴格按照工作規范和辦事指南辦理,重點對水生野生動物來源合法性、申報材料的真實性、以及與審批條件的相符性嚴格把關,從嚴控制準入門檻。(朱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