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唐山11月30日訊(記者孫勇 通訊員李瑛 范立)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北娝苤?,因南北方差異,南方水果很難在北方結果。然而,河北省遷安市楊店子鎮大張莊村村民張寶順,卻讓南方的水果在北方扎下根,并結出了香甜的果實。
時值寒冬,但在張寶順自家院子的暖棚里,卻是綠意蔥蘢、碩果累累,金黃的柚子掛在枝頭,小巧的無花果隱在葉間,大紅的火籠果閃爍著喜慶的色彩,砂糖橘則散發著迷人的甜香,張寶順就在這繁花碩果間,將一張臉笑得像朵花。凝視著面前碩大金黃的柚子,他滔滔不絕地給我們說起了他南果北種的歷史。
今年61歲的張寶順,當過兵,做過木工,包過桃園,從1993年起擔任村干部,如今是大張莊村村主任。張寶順好琢磨,經常琢磨著怎樣帶領鄉親們致富。2001年,他在電視上看到保定新樂縣種植甘蔗成功,就想著保定和遷安地理位置接近,南方的甘蔗能在保定豐收,應該也可以在遷安落戶。于是他坐上車就去了保定,向種植戶認真請教,并從保定引種,當年冬季就在院里建起暖棚育苗,2002年春季,將甘蔗苗移栽到村北地里。北方氣溫低,他就在地里搭起小棚,小棚只有一米高,人在棚里只能爬行。為了觀察甘蔗的生長情況,他整天呆在棚里,出苗不齊,有死苗,他就爬著一棵棵觀察,找原因,想辦法,補苗。在他的精心呵護下,甘蔗慢慢長大了,新的問題也出現了,甘蔗不拔節。他翻閱了大量資料,找專家請教,慢慢摸索出應對辦法。在他的努力下,當年甘蔗獲得了豐收,在遷安的土地上收獲了南方的甘蔗,2畝地獲利4萬元。
甘蔗初試成功,張寶順又琢磨起橘子來。吃完橘子,隨手把籽扔在花盆里,居然長出了小苗,張寶順就想,要是這橘子也能結果,家鄉人不就可以吃到更新鮮的橘子了嗎?但是自然生長出的橘苗需要嫁接,他就將從市場上買來的橘子上的小枝剪下來,和自然生長出的橘苗嫁接。每去一處旅游,張寶順都不忘他的熱帶水果。去北戴河熱帶植物園,他帶回沙田柚的樹苗;去深圳,他帶回荔枝和番木瓜的苗。陸續地,他的暖棚里,又增添了火龍果、雪蓮果的苗木。不大的暖棚,成了南方果木的樂園。
為了更好地養植熱帶水果,他購買了大量書籍,認真研究,查找科學的操作方法,邊摸索邊實踐。他還去中國國際植物研究院找專家請教,中國國際植物研究院院長被他的熱誠感動,不僅耐心給他解答問題,還送給他臺灣芭樂苗讓他試養??孔约旱木酿B護、科學栽培,張寶順的暖棚里,香蕉、柚子、橘子、番木瓜都結出了果實,南果北種獲得成功。談及未來,張寶順信心十足地說:“今后,我要進一步擴大南果北種的規模,要種更多的品種,一方面可以讓鄉親們吃到更加新鮮的南方水果,另一方面將南方果木作為觀賞植物來發展,也可以為我們遷安的休閑農業觀光游添筆靚色?!?
|